close

1343

之前曾在"面臨清算的基金"一文中提到:

根據法令規定,共同基金規模低於2億元,若連續30個營業日內平均規模均未達2億元,基金就必須清算

如今報載法令鬆綁,讓許多人鬆了一口氣

只是這樣的改變對您持有的基金是否有助益,說法不一(個人比較傾向勇於贖回...)

參考一下以下兩則相關新聞

 

基金2億清算門檻 大解放

2008-12-09 中國時報 【陳怡慈/台北報導】

台股今年以來大跌48.06%,多檔國內發行的共同基金面臨2億元清算保衛戰,為減輕台股賣壓、以及讓投資人有翻本的機會,金管會破天荒同意投信投顧公會要求,大赦基金清算門檻,改由投信自行決定,但須經受益人大會通過。

     證期局官員解釋,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,截至十月底共532檔,境外基金有891檔。據各家多年來信託契約規定,基金淨資產價值,最近30個營業日的平均值若低於2億元,公司應即通知全體受益人終止該契約。境外基金部分,則回歸母國規範。

     投信自行下調 但須受益人同意

     官員說,簡單講就是,共同基金資產規模如果跌破2億元,就必須清算;也就是,該檔基金必須把投資股票債券、存款、受益憑證等投資標的賣光光,折算成現金後,還給該檔基金的投資人。

     由於台股今年來跌幅近五成,代表年初時,投信共同基金規模如果低於2億元,將面臨清算壓力。金管會「苦民所苦」,決定更改多年來,基金規模跌破2億就必須清算、或合併的制式化契約規範,讓投信公司自行決定下調的清算門檻。

     包括:聯邦、台新、德信、台壽保、群益、新光、德銀遠東等投信,均已決定下調清算門檻,以及該檔基金的受益人會議舉行日期,並報經金管會證期局同意。

     業者表示,因受益人會議採書面決議方式召開,「二分之一出席、二分之一同意」即可,下調清算門檻獲致同意的難度不高,這些基金可望因此繼續活下去。

     減輕台股賣壓 有利投資人翻本

     富邦投信總經理林弘立表示,金管會這項創舉,讓台股免於落入「自己殺自己」的窘境,投資人也有機會金融風暴遠颺後、重新翻本,堪稱雙贏舉措。

     投信業者說,會有清算壓力的基金,通常是募集多年的老基金,若是新基金,募集額度至少20或30億元以上,短期內要跌破2億元以下的機率不高。

     業者說,時值金融風暴非常時期,金管會揚棄過往2億元以下須清算的統一作法,改由各公司彈性處理,不但可避免台股集中式賣壓出現、有利台股繼續往4500點攻堅,民眾也因免於立刻送上斷頭台,可以有多一項選擇。

 

跟它熬回本 還是勇敢贖回?

2008-12-09 中國時報 【陳怡慈/台北報導】

天下事無絕對的好與壞,金管會同意投信基金可自行下修清算門檻,代表主管機關要退居幕後,不再站在第一線替民眾把關,連動所及,投資人未來得勤做功課,才不會投資基金績效慘兮兮,報酬率比清算時還不如的窘境發生時,才在懊悔不已。

     市況不好,基金規模一直跌、甚至跌破2億,如何決定是該繼續交給投信公司操盤,等有朝一日「翻本」重新做人?還是該勇敢停損賣出?

台大財金系教授李存修昨表示,投信投顧公會網站上,有每檔基金的發行資料,每個月都會更新一次,如果「受益權單位數」跟「單位淨值」都在走跌,代表該檔基金的投資前景不樂觀,就算清算門檻下修到5千萬,免於被斷頭,投資人也應該勇敢贖回。

     李存修說,所謂「基金規模」,通常等於「受益權單位數」乘上「單位淨值」。「受益權單位數」代表申購與贖回的力道,「受益權單位數」增加的話,代表申購的高於贖回的,反之則相反;至於「單位淨值」,則代表基金的投資績效

     這時,投資人不難得出四種排列組合。

       第一、「受益權單位數」跟「單位淨值」都增加,代表該檔基金有人在追高。

     第二、「受益權單位數」增加、「單位淨值」減少,代表該檔基金處於逢低加碼階段。

     第三、「受益權單位數」減少、「單位淨值」增加,代表有人在獲利了結。

     第四、「受益權單位數」與「單位淨值」均減少,代表該檔基金績效差,投資人紛紛贖回。

     李存修說,如果投資人碰到的是上述第四種情況,就算該檔基金可因金管會開政策善門、免於被清算,投資人也應該保持警覺,因為這代表該檔基金的投資績效差、投資人已不願給機會,紛紛在贖回,建議若是這種情況,不妨加入贖回行列,以減少損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sb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