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台股行情不佳連代影響與其連動的基金績效表現
很多投資人選擇停扣或認賠出場
但值得注意的是
根據法令規定,共同基金規模低於2億元,
若連續30個營業日內平均規模均未達2億元,基金就必須清算
經濟日報在7/31報導這樣的消息
你買的基金有沒有在其中
在此稍做一點國內基金資料整理
順便把該篇報導貼上一併供大家參考
基金還是要汰弱換強
逾30檔基金 面臨清算
2008/07/31
全球股市近期市況不佳,不僅新基金募集狀況不理想,多檔舊基金規模也快速下滑,尤其是平衡型基金及組合型基金多數面臨清算邊緣。
根據法令規定,共同基金規模低於2億元,若連續30個營業日內平均規模均未達2億元,基金就必須清算;基金規模低於3億元時,基金公司必須公告。據統計,截至6月底為止,規模不到2億元的基金共有15檔,規模在2億元至2.5億元之間的超過20檔,下半年有超過30檔的基金可能遭清算。
上述基金中,多數就是平衡型基金及組合型基金。到上半年為止,平衡型基金規模為937.78億元,較去年底減少121.51億元,組合型基金規模為1,048.17億元,較去年底減少447.93億元,半年流失超過500億元。
這些規模瀕臨清算的基金當中,已有玉山如意、玉山旭日組合基金及華利基基金在7月宣布清算,在目前市場對基金熱衷度不高下,預計8月仍將有其他基金將宣布清算。
除了規模在2億元及瀕臨2億元邊緣的基金將遭清算外,有些基金規模雖然在2億元以上也可能清算終止,主因是基金公司認為市場狀況或基金特性等導致基金無法繼續經營,亦可通知受益人終止基金契約,下半年預計清算的基金恐將更多。
業者表示,平衡型基金本身具股債配置特性,在股市多頭時,由於績效不如股票型基金亮麗,降低投資人申購意願,但當股市整體表現不佳時,這類基金雖然可視市況調整股票部位,減少股票跌價衝擊,但受限持股至少三成規定,當大盤遇到突發利空衝擊,平衡型基金仍無法規避系統風險,抗跌表現仍不理想。
業者坦承,平衡型基金在國內的確不算主流,規模很容易逐漸縮減,為避免手中的基金遭清算,投資人可定期檢視基金基本資料,如經理人與基金規模等,這些都可從基金月報中看到,若基金規模持續低於2.5億元,投資人就要注意基金可能接近清算邊緣。
【2008/07/31 經濟日報】
截至六月底資料 (截至97年6月底投信發行之基金規模明細excel檔)
基金名稱
基金規模
新光全球高股息基金(B類型)
19,157
安泰ING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月配型
3,761,104
安泰ING歐洲高股息基金季配型
5,630,573
安泰ING全球高股息基金季配型
16,874,162
台新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基金(B類型配息)
37,426,741
安泰ING亞太高股息基金季配型
43,086,843
華頓快樂基金
50,733,649
台灣工銀全球多元策略入息平衡基金(配息)
81,752,258
台壽保亞太不動產化基金B
120,588,866
玉山旭日組合基金
127,567,151
犇華利基基金
167,354,549
建弘全球不動產化基金-B類型
169,218,953
安泰ING歐洲不動產證券化基金月配類型
175,227,551
新光全球首選組合基金
181,467,948
聯邦台灣創新基金
182,938,910
犇華S&P強選全球固定收益組合基金
189,828,238
華南永昌新銳星基金
190,074,534
金復華雙響炮基金
191,983,055
金鼎科技金融基金
192,406,590
華頓全球旺組合基金
193,527,485
富鼎全球永安平衡基金
193,547,749
華南永昌全球平衡基金
193,602,967
聯邦全球組合基金
196,182,423
台灣工銀金鑽平衡基金
196,736,241
富鼎寶馬基金
197,041,864
玉山全球平衡基金
199,722,988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