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繼日本東京之後,米其林在亞洲的美食評鑑版圖,擴張至香港、澳門。昨天首次公布的米其林指南餐廳名
單,共有兩百零二間香港餐廳、四十九間澳門餐廳入選。這是米其林指南家族的第二十六本,評選標準和
其他國家的版本一模一樣。
參與港澳米其林的匿名評選員共有十二人,從最初的一千兩百間餐廳和酒店名單中,開始評核食物和服務的
一致性,最後挑選出上述的餐廳。一星表示同類中出眾的餐廳,二星代表傑出美食,值得繞道前往,三星則
象徵菜餚出類拔萃,值得專程到訪。
通常第一顆星以餐廳食物品質決定,多出來的星星視餐廳服務的品質、裝潢、餐桌、餐具、酒窖決定。港、
澳的米其林指南評選方式包括原材料的質量、準備食物的技巧與口味的融合、廚師菜式的個性、價值與烹調
水準的一致性等。
為什麼台灣還沒有米其林餐廳?李昂表示米其林評鑑餐廳,還是著重用餐氣氛、環境和服務,這些恰恰是中
式餐廳不會在意的,這也是為什麼香港米其林評鑑獲得星星的粵式餐廳,多半設在酒店裡。例如此次獲得三
星的「龍景軒」就位在香港四季酒店。同理,台北雖然也有很多好吃的餐廳,但「規格不夠,服務水準做不
到米其林的要求。」光是酒單,就遜色許多。 被問到她心目中有哪一家餐廳可能符合米其林資格時,她說,
從西方觀點來看,台灣就算有好吃的餐廳,但盤飾不美、用餐環境差,「就不可能夠格」,也難以吸引西方
人來做評鑑。
米其林香港星級餐廳一覽表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