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牽涉到政治的一切都相當反感
因緣際會下參加了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的228紀念音樂會
喔應該說是自由廣場(但搭捷運我是搭到中正紀念堂站?)
所有政治敏感因子集結在一起
心裡還在擔心好好的一場音樂會
會不會又成了一場政治人物的口水秀?
這不是藍綠兩黨辦的活動
沒有動員(觀眾真的快比表演的少...)
也沒有人致詞 只有音樂
個人覺得這是一場滿有意義的活動
樂曲挑選也多以正面的歌曲為主
最經典的就屬台語版的「快樂頌」
....心情輕鬆,樂暢歡喜,迎接咱的新時代...(台)
雖然聽起來有點好笑 但卻不會太悖離原曲精神
我想主辦單位要傳達的就如主題般
希望大家心中有愛 包容並淡忘過去的種種
剛好有篇剪報跟這場活動要傳達的意念相同
貼出來跟大家分享
希望20》洪蘭:「國家應往前走」 一甲子過去 還在吵228?
2008/01/21 聯合電子報
【洪蘭(記者謝蕙蓮/整理)】
1976年,洪蘭與曾志朗攝於英國Hampto m大學。記者陳再興/攝影、翻攝
要說過去這20年台灣有什麼改變,我覺得過去這20年,台灣人活得愈來愈好,物質享受愈來愈高,但是人愈來愈不快樂,而且仇恨心愈來愈強
我生在民國36年,也就是228發生那年。媽媽是福州人,但她的台灣話都是跟鄰居學的,鄰居有台灣人、湖北人、山東人,但是鄰居之間大家的感情非常好,小孩子也都玩在一起。
很多人說「破鏡重圓」,但鏡子打破了,就算用最好的強力膠補起來,表面上看起來是好的,只要一著力,它還是會從原來裂掉的地方破掉。人的偏見是很難消除的,挑撥這種族群感情真的是很危險的事。
1979年洪蘭攝於自宅。記者陳再興/攝影、翻攝
我們都知道,種族、宗教和語言,是分隔人最主要的三件事情,是不能操弄的。我們現在真的是自由得太過了,在新加坡,如果有人操弄種族的問題,是要被抓去關的。
我現在也在推閱讀,因為沒有閱讀,就沒有教育,而教育是國家的根本。我曾經在我任教的大學問學生,有沒有看過簡愛,結果全班只有兩個人看過。我真的很難想像,這是我初中就看過的書。
我真的覺得,每件事都要往前看,但現在好像全部都在往後看。像我今年都60歲了,還在吵228,60年是很長很長的,是一個甲子。
俄國有一位科學家說過,「遺忘是有必要的」,我們要把眼光放在未來,我們真的要想辦法讓執政者知道,國家應該往前走。
【2008/01/21 聯合晚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