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說現在經濟不景氣,大家都略為"縮衣節食"因應,但"吃"這方面相較於其它消費降低較不明顯,
美食名店仍常見大排長龍。
或許是電視台看準這點,在製作費較為低廉,素材全台比比皆是且又能吸引觀眾的目光等三者考量下
美食節目一個接著一個開播,就連新聞台也偶爾會穿插這樣的"美食新聞",TVBS的一步一腳印就是如此,
增闢了尋找台灣味的單元。
其實這節目在選定介紹的攤位或商家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介紹這些店家的同時
會著重在成就這美味的一些小細節小故事,這樣節目的調性剛好符合我的胃口,
所以看過的店家印象相對較深刻,就像前一兩個禮拜前看到的專題"日本饅頭-天天饅頭"。
從節目中介紹得知,這間小攤位從民國三十八年就已經在此設立,但擺攤60年來只專心賣饅頭,
不管景氣或不景氣,就只有一個重點,就是堅持販售美味,因此該段節目在不能曝光店名的同時,
下了"專心饅頭"的標題,今日到了現場一看,感覺倒還滿貼切的。
其實剛知道這家攤位是位在台中市中正路時,心裡有點納悶,時常經過的地方怎麼會不知道有這家老店, 上網查了一下,攤位正確位置在中正路82巷巷口(靠近三民路),剛看完節目隔天經過就如預期般大排長龍, 反正有先前看食尚玩家後想去吃李海魯肉飯的經驗,心裡早就盤算好待時間一過熱度退燒,在來嚐鮮亦不遲 節目播完兩個禮拜後的今天,中午在第二市場隨意吃碗"聰明魯肉飯"後,突然想起天天饅頭就在附近, 特繞過去一探究竟。 下午兩點左右,依舊有人在排隊,只是人數大約5到6位,這樣的等待我還能接受。 排隊的原因除了人潮外,恰巧遇到老闆再換炸饅頭的油。 一位等待的客人問道:這油看起來還很乾淨,怎麼就要換? 老闆認真的回答:我們很重視品質,當然要提供給顧客最好的東西啊! 一個五塊錢的小饅頭,看在很多人的眼裡似乎不怎麼起眼,但就如同節目介紹般,老闆承襲日本師傅的精神 認真看待、講究每一個細節,所以攤位常保整潔,炸出來的饅頭也保有一定品質。 小小的攤位分由三個人來各自打理,
中間的這位歐吉桑應該就是老師傅
而一旁的一樣頭髮蒼白的師傅就是上電視的先生,我想兩個人應該就像牆上掛的招牌一樣"超過60年歷史"
兩人皆已熟練的手法快速將紅豆餡包入麵糰當中,過程相當專注,不茍言笑,
另一位大嬸則專心的將包好餡料的小饅頭丟入油炸
感覺頗像之是前在寧夏夜市炸芋丸作法,只是炸出來的小饅頭表皮較光滑不若芋丸粗糙。
買了幾個回家品嚐,令人驚喜的是,簡單的點心老闆除了用紙袋裝好外,外層還多了一個塑膠套,
或許是有點不環保,但拿到手的那瞬間卻讓人感覺替產品加分不少。
小巧的饅頭拿在手裡散發出一股淡淡的蛋糕香味,迫不及待咬下一口
外皮相當酥脆,而內層確有點像雞蛋糕般綿綿的口感,搭上甜而不膩的紅豆內餡,感覺相當不賴。
這種傳承六十餘載的日式小點心,滿推薦大家有機會來嚐試看看!